唐代后宫是怎么选妃的?后宫女子的四大出身!
2025-10-22 21:02:49武则天是礼聘入宫
2、采选:
采选入宫的女子出身不一定高贵,也就是一般宦官、士人家庭或者是平民女子,采选来的良家女是宫廷妇女的主要来源。唐太宗曾亲自“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”,唐文宗为太子选妃时,也曾命令百官各自选出亲眷中十岁以上的女子,大批的“良家女”即从采选中进入了宫廷,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攀升至嫔妃的地位,绝大多数都成了无名无份的后宫女。
事实上,各代皇帝采选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,无论千金闺秀、小家碧玉、甚至是平民娼妓,只要具备姿色、才艺出众,一样可以采选进宫,皇帝只有在替太子、诸王册妃时才会严格选择良家女的品行地位。
采选影视剧剧照
唐玄宗时就曾经派遣“花鸟使”四处强行采择公卿百官、平民百姓的女子,纳入后宫,因此也有一说,皇帝进行采选时宫内上下至民间百姓皆人心惶惶,没有几个女人是真心愿意用青春、自由去换取机会渺茫的嫔妃之宠,就连父母也都不愿意将女儿送入那与世隔绝的深宫。唐诗人元稹的诗中形容皇帝派遣的花鸟使肆意横行、无所顾忌,只要发现适合采选入宫的民女,便强行带入宫中,但十个女子也只有一人能得到机会攀升,其余的人也只能落得毫无地位的婢女下场。
3、进献:
进献入宫的女子多半是因其美色或技艺而被献入,有些朝臣们为了升迁,甚至自愿献妻女入宫,例如崔湜将美貌的妻女一起献进太子宫,以此得到高官,因此被时人讥讽其“进艷妇于春宫”。许多臣子们也由民间搜罗各种女子献入宫,到了唐晚期,甚至有歌舞妓、娼妓,甚至是私家的姬妾等更为低下的阶层被网罗入宫,可见只要是略有姿色的女性,不管其身分地位皆有可能被进献入宫。
崔湜奉献妻女电视剧剧照
4、罪没入宫:
唐律中规定,凡是犯了罪的官员家属,包括其母、女儿、妻妾、子孙,包括奴婢等都要没入后宫作奴婢,除非有“工巧者”才纳入掖庭,其于没有专能的则配给于司农寺等官府作官奴婢。这一部分的宫婢们身分最为卑贱,生活也是宫里较没有保障的,但仍然有极少数人因各种机缘而得以脱离如此低下的身份,例如女宰相上官婉儿幼时曾受到祖父的罪状牵连,与母亲一起罪没掖庭,长大后因其才思敏捷、聪慧善文进而被武则天重用,便是一个特殊的例子。
上官婉儿影视剧剧照
总体而言,唐代社会阶级中的上层女性,生活状态仍然是优越且不缺衣食烦恼的,却怀有许多悲伤寮寂的愁苦情绪,与华美富丽的生活环境形成强烈对比,成为唐代仕女画家笔下的最常出现的表现对象。
参考文献:
《礼记译注.昏义第四十四》
《隋书.食货》
《旧唐书.后妃上》
《资治通鉴》
《全唐文》
《全唐诗》
《太平广记》
《朝野佥载》
《唐六典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